thumbnail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 S曼斯特重奏團
  • S曼斯特介紹影片
  • 定期支持與回饋
  • 古典行不型III
  • 歷年定期音樂會 
    • 音溯
    • 往日情懷
    • S漫學園動漫の夜
    • 雋銅風華
    • 百老,你匯嗎?
    • 古典行不型II
    • S曼客讚
    • 推廣演出
  • …  
    • S曼斯特重奏團
    • S曼斯特介紹影片
    • 定期支持與回饋
    • 古典行不型III
    • 歷年定期音樂會 
      • 音溯
      • 往日情懷
      • S漫學園動漫の夜
      • 雋銅風華
      • 百老,你匯嗎?
      • 古典行不型II
      • S曼客讚
      • 推廣演出
    • 登錄
Linktre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 S曼斯特重奏團
  • S曼斯特介紹影片
  • 定期支持與回饋
  • 古典行不型III
  • 歷年定期音樂會 
    • 音溯
    • 往日情懷
    • S漫學園動漫の夜
    • 雋銅風華
    • 百老,你匯嗎?
    • 古典行不型II
    • S曼客讚
    • 推廣演出
  • …  
    • S曼斯特重奏團
    • S曼斯特介紹影片
    • 定期支持與回饋
    • 古典行不型III
    • 歷年定期音樂會 
      • 音溯
      • 往日情懷
      • S漫學園動漫の夜
      • 雋銅風華
      • 百老,你匯嗎?
      • 古典行不型II
      • S曼客讚
      • 推廣演出
    • 登錄
Linktree
broken image
  • broken image

    音溯 Elite3 [ S曼斯特重奏團 ]

  • 音溯

    「練樂器應該要是很快樂的事」這是我們舉辦這場音樂會的初衷。「溯」代表回頭、往回找的意思,我們希望透過《音溯》找回最初學習樂器時的那份純粹快樂。讓我們一起開心吹奏,一同進步!

    P.S.音溯也可以是「罌粟」的諧音,因為吹樂器就像一個讓人越吹越上癮的過程。

  • broken image
  • First Half

    曲目|上半場

  • ❶

    John Stevens:Power

    約翰·史蒂文斯:力量

    全體演出人員

    John Stevens 的《Power》是一首為低音號四重奏創作的現代經典作品,以其力量感、音樂張力和動態變化著稱。作為一首展現低音銅管樂器表現力的佳作,它結合了強烈的節奏驅動、深沈的低音線條與復調對位結構,既需要演奏者展現金屬般的力量感,也需要表現出細膩的音色與動態控制。這首作品對演奏者的技巧要求極高,包括音量控制、氣息支持和節奏清晰度,充分展現了低音號作為樂器的廣闊可能性,是力量與細膩的完美结合。

    ❷

    Gustav Holst:Second Suite in F arr. Mike Forbes

    古斯塔夫•霍爾斯特:第二組曲

    上低音號:韓芷萱、廖煥允、洪昕、林耘康

    低音號:彭禹倫、彭群懿、胡宇安、黃皓瑋

    這首重奏曲改編自,古斯塔夫·霍爾斯特的管樂組曲第2號共有4個樂章,每個樂章都使用英格蘭民謠或舞曲,可以看出作曲家對這些音樂的喜愛。
    第1樂章進行曲為快板使用莫利斯舞曲(Morris dance)「Glorishers」之旋律、水手之歌(Sea Shanty)「Swansea Town」以及民謠「Claudy Banks」(Swansea Town)。
    第2樂章:無言歌(Song without Words)使用〈I love my love〉
    第3樂章:鐵匠之歌(Song of the Blacksmith)
    第4樂章:依「達嘉松」的幻想曲(Fantasia on the 「Dargason」) 從頭到尾,演奏稱為「達嘉松(Dargason)的循環旋律,並以「綠袖子(Greensleeves)做為其相對旋律。

    ❸

    Hayato Hirose:Acropolis

    広瀬勇人:Acropolis

    上低音號:鍾承翰、吳昀霓、邱哲頎

    低音號:彭禹倫、詹雨蓁

    《Acropolis》於2008年3月由「TUBIUM」委託創作,並於同年4月的「Tubium第七回音樂會」中首演。

    作品名稱《Acropolis》源於古希臘的「小山丘、堡壘」,指的是建在以城牆加固的山丘上的神殿所在之地。特別著名的是雅典衛城(Acropolis of Athens),其上建有帕台農神廟(Parthenon),周圍的加固城牆不僅用來防禦敵人,也保護著這片高貴而神聖的空間。

    這首曲子由三個部分組成,呈現「快—慢—快」的結構。充滿活力的12/8拍節奏與中段的華爾滋風格形成鮮明對比。

    ❹

    Etienne Crausaz:Old Legend Les Tubadours

    埃蒂安 克勞扎:老傳奇

    上低音號:梁文恩、洪昕、廖煥允

    低音號:林耘康、胡宇安

    Old legend 這首曲子是 Etienne Crausaz所創作,整首曲子充滿了古老的氣息,一開始從低音起步,慢慢往上疊,像遊唱詩人,緩慢的唱著歷史,中段加快,猶如畫面一轉,進入了中世紀的歐洲老城,熱鬧無比,最後隨著音樂愈來愈熱鬧,結束曲子,敬請期待我們帶領大家進入中古世紀走一遭。

  • 中場休息

    Intermission

  • Second Half

    曲目|下半場

  • ❺

    Satoshi Yagisawa:Amazones

    八木澤教司:亞馬遜

    上低音號:韓芷萱、鍾承翰、吳昀霓

    低音號:詹雨蓁、李昀臻

    《AMAZONES》這首重奏作品是由「Euphonium- Tuba company 」樂團委託八木澤教司創作的。八木澤教司為樂團創作的主要作品包括《Machu Picchu》 and 《Nazca Lines》,他也因多元的室內樂作品而受到認可。

    亞馬遜人是希臘神話中的女戰士民族。這部作品由ETC的女性演奏家首演,因此有了這個標題。此曲優美的和聲與旋律是非常具有標誌性的。

    ❻

    John Stevens:Manhattan Suite

    約翰 史蒂文斯:曼哈頓組曲

    上低音號:廖煥允、梁文恩

    低音號:黃皓瑋、江承翰

    早年作為紐約市的自由表演者,約翰,史蒂文斯,與紐約市有非常深的淵源。曾與紐約愛樂、大都會歌劇院管弦樂團、紐約市立芭蕾舞團、紐約低音號四重奏一同登台演出,也曾在紐約市演出500場的百老匯音樂劇。

    紐約市一共有五個行政區,其中最著名的就屬中心商業區,曼哈頓,集各國文化、訊息、美學於一身的區域。

    曼哈頓組曲一共分為四個樂章,將城市各個角落的音樂齊聚一堂。

    第一樂章,搖滾的快版樂章,表現出車水馬龍的城市韻律。

    第二樂章,緩慢的4/4拍搖擺樂,喧囂之中,總是可以在寬闊的中央公園,找到一點悠閒,找到一點情調。

    第三樂章,爵士華爾滋,有別於傳統的華爾滋音樂,置重音於第一拍的習慣;爵士華爾滋的重音時常落於一拍半上,造成一種慵懶的延遲感。

    ❼

    Takahashi Hiroki:Scandinavian Songs

    高橋宏樹:《北歐の歌》

    上低音號:韓芷萱、邱哲頎

    低音號:李昀臻、彭群懿

    這首曲子由日本作曲家高橋宏樹所做,整首曲子引用了三首著名的芬蘭民謠。

    曲子的第一部分由上低音號帶出《Pieni tytön tylleröinen》又名《小女孩的可愛模樣》的旋律,此曲描述著小女孩天真無邪的可愛模樣,旋律簡單而溫暖;

    第二部分由低音號所領導帶出了《Tuuli hiljaa henkailee》又名《風輕輕吹拂》的旋律,此曲描述大自然中的風既能輕柔吹拂過層層綠葉又能夠喚起自然界中的萬物,透過聲部之間層層遞進,好似風在自然界中毫無阻礙的游移;

    第三部分選用了芬蘭民謠《Mansikka on punanen marja》又名《草莓是紅色的果實》,節奏明快且富有重複性,在芬蘭為一首兒童音樂啟蒙的重要民謠;

    曲子的最後則又再次使用了《Tuuli hiljaa henkailee》讓此曲結束在風的力量中。

    ❽

    宮川城治:影武者

    全體演出人員

    宮川城治的《影武者》是一首為低音銅管樂器創作的標誌性作品,展現了厚重的低音與靈活的表現力,通過複雜的節奏和戲劇性的旋律傳達出“替身武士”的潛伏與力量主題。這首作品要求演奏者精准把握情感起伏、節奏張力和動態對比,同時融入日本文化的傳統意象與現代技法。

  • 團員

    上低音號

    廖煥允

    韓芷萱

    梁文恩

    邱哲頎

    鍾承翰

    吳昀霓

    洪 昕

    低音號

    詹雨蓁

    江承翰

    林耘康

    彭群懿

    黃皓瑋

    彭禹倫

    李昀臻

    胡宇安

  • 幕後執掌/指導老師

    broken image

    藝術總監暨常任指揮/Willson 樂器國際代言人

    陳緯謙

    Facebook|Instagram

     

    台中人,先後畢業於台中追分國小,學習上低音號及長號。彰化大同國中音樂班,及國立彰化高中音樂班,主修低音號,師事蔡佳芬老師及葉文忠教授。2007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2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研究所,低音號演奏組,取得該校第一位低音號演奏碩士學位,師事段富軒教授。

     

    曾於2001年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低音號公開組獲得第二名,2002年行天宮精英獎銅管組獲得優勝,2012年國際低音號協會(ITEA)於奧地利舉行國際低音號獨奏入選準決賽。2018年獲邀擔任臺灣低音號音樂營大師班講師。曾任國立台灣交響樂團附設管樂團,愚韻管絃樂團,春之聲管絃樂團,The Music 管絃樂團等樂團團員。現為曼斯特低音銅管四重奏,藝聲管樂團,玉山菊元銅管五重奏,Déjà Vu室內樂團,克羅采管樂團等團員。

     

    2018年與曼斯特老師們共同成立S曼斯特低音重奏團。2019年發起籌組成立臺灣低音號暨上低音號協會,現為該協會第二屆常務理事。教學方面曾任台北介壽國中、天母國中、淡江中學,桃園同德國中,大岡國中、六和國中、苗栗竹南國中音樂班等十餘所管樂團低音聲部指導老師。現任教於台北文化大學、新埔國小、桃園武陵高中、平鎮國中、新竹成功國中、三民國中、建華國中,台中潭子國中、潭陽國小、台中二中、清水國中等低音銅管指導老師。

     

    broken image

    團長

    張竹君

    Facebook|Instagram

     
    自幼音樂班科班出身,先後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主修低音提琴,師事饒大鷗教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專業師資教育碩士鋼琴組,師事鄭夙娟教授。自國小啟蒙於毛元琪老師,國高中師事於姜娜楓老師。

     

    曾為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台北愛樂、夢響樂團協演人員,The Music 室內管絃樂團、藝聲管樂團、克羅采交響管樂團、春之聲管絃樂團樂團團員以及電影配樂、藝人歌手演唱會幕後音樂工作者。

     

    現任教於新竹縣成功國中、東興國中、十興國小低音提琴分部老師及桃園市啟英高中、平鎮國中、內壢國中、新勢國小、新竹市康橋雙語中學、台中市清水國小、清水國中音樂班低音提琴指導老師。同時,也於新勢國小音樂班任教視唱聽寫課程。

     

    教學之餘積極參與室內樂及樂團演出。演奏足跡遍怖台灣、日本、香港、澳門、加拿大以及法國。平時也擔任鋼琴伴奏一職,合作對象學生曾在全國各大比賽及高中大學、升學考獲得特優及錄取大學第一志願等佳績並於2018年接任S曼斯特低音重奏團團長一職,大力推廣低音樂器。現為2024年臺灣低音號曁上低音號協會理事一職。

     

  • 留言給我們!

    給表演者、朋友、同學、小孩、老師⋯⋯

  • 活動預告

    S曼斯特第十四回定期音樂會|古典行不型III

    2025.03.28 (五)|19:30|蘆洲功學社演藝廳

  • 追蹤我們的消息!

    Follow Us
    Linktree|各項連結
    Line|聯絡我們
    Facebook|動態與公告
    Instagram|生活動態
  • 主辦單位

    S曼斯特重奏團

S Master Low Ensemble © 2023

    主頁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s來確保流暢的瀏覽體驗。若繼續,我們會認爲你接受使用cookies。
了解更多